產量進口量雙雙下降
國家統計局上周末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我國粗鋼產量5164萬噸,同比下降1.1%;8月份的粗鋼日均產量166.6萬噸,環比也下降0.2%。
這是今年以來粗鋼產量的首次同比下降,也是粗鋼產量連續第三個月的環比下滑。而與此前幾個月受政府對下游房地產宏觀調控影響不同的是,此次的下降并非鋼廠主動,而是主要來自全國節能減排風暴的愈演愈烈。
8月下半月以來,江蘇、浙江、山西、廣西等地區開始陸續對高耗能企業采取限電措施,轄區內鋼廠的正常生產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根據鋼鐵資訊機構“鋼之家”的最新調查報告,截至9月8日,河北地區已經有27座高爐燜爐。隨著力度的加大,后期停產高爐有望進一步增加。
事實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8月下旬的統計數據時就顯示,8月下旬中鋼協會員企業粗鋼產量為1538萬噸,全國估算值為1850萬噸,日均產量分別為140萬噸和168萬噸。下旬全國日均產量環比中旬已經凈減3萬噸,降幅約2%。
因此,分析人士認為,由于進入9月后,鋼鐵行業減排風暴更為猛烈,9月的粗鋼產量可能會進一步減少。
鋼廠減產、停產的影響,也已經在對原材料鐵礦石等的采購中得到體現。8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鐵礦石進口量在7月份環比增長之后,8月份再度出現回落。8月份中國進口鐵礦石4461萬噸,同比下降10.2%,環比減少659萬噸,環比下降12.9%。
據了解,由于進入9月后鋼廠的減產和限產力度加大,部分鋼廠再度放緩了鐵礦石的采購。這造成國內和進口鐵礦石價格又在持續下跌,成交量也很少。 鋼價“冰火兩重天”
正是由于供給方面的突然減少,鋼材價格尤其是建筑鋼材的價格,在上周出現了突飛猛進的上漲。以Ⅱ優質品螺紋鋼為例,價格接連突破此前4000元/噸、4100元/噸、4200元/噸等諸多整數關口,單日漲幅超過5%的局面之前很少見。不過,這樣暴漲的行情并沒能持續幾天,鋼價又在上周的下半周開始掉頭向下。
國內鋼鐵現貨交易平臺——西本新干線的最新監測數據就顯示,上周(9月6日~9月10日),西本鋼材指數先漲后跌,最終收在4320一線,一周上漲230點。
對此,多位分析師認為,鋼價在前半周的暴漲,主要源于一些地區在“沖刺”節能減排指標的過程中對一些鋼廠實施限電造成的減產,同時,一些市場力量也在乘勢炒作,從而造成了鋼價的“超預期”上漲。
不過,“我的鋼鐵”研究中心分析師倪獻娟則指出,本次節能減排政策引發的鋼鐵行業限電減產的實際影響可能逐步減弱,從上周期貨市場先是跳空高開然后連續三天下跌也可以看出。“暴漲可能過早消耗了上漲的動能,一旦政策放松,鋼廠大規模復產,那么供需局勢可能再次逆轉,鋼材市場運行的軌跡也將會發生相應變化。”
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分析師周巍更是認為,隨著鐵礦石等鋼鐵原料價格的繼續下跌,會對鋼價的高漲產生向下的壓力,難以支撐鋼價的繼續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