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建筑行業公認的鋼結構 資深專家,徐國彬最令人津津樂道的無疑是他的研究成果索托橋(結構),他曾經獲得尤里卡世界發明金獎,但他并沒有提出參評的申請。他的另一項研究成果勁柔索張拉結構經國際無形資產評估事務所評估,無形資產為2437.5萬美元,他本人同樣沒有提出申請。由此不難看出,徐國彬一心致力于鋼結構新型體系的研究,而對于科研之外的任何瑣事他都不放在心上,也許這就是徐國彬科學研究頻結碩果的原因。
索托結構是一種新型結構形式,其外形類似斜拉結構,適用于大跨建筑結構、大跨橋梁結構。使用索托結構,使預應力產生的壓力不加在鋼結構上(鋼結構對壓力極為敏感),避免有害作用,提高索的效率,并且使鋼材 的強度充分發揮出來,大大節約鋼材。
索托結構的工作特點是不切斷跨中索,索從梁下直通過去。且具有以下優點:索越到跨中,效率越高。索與斜拉結構的索一樣,無須地錨,可自錨于橋面。錨頭數量是斜拉結構的1/4,施工費用大大降低。此種原理可以作為一種施工措施,如修建懸索橋的貓道,保證大跨度結構安全施工。索托結構已成功運用在3個工程中,鞍山體育中心體育館(1990年10月建成)、湖南省政府大樓(2000年建成)、北京蘆城體校曲棍球館(2004年建成,此工程明確提出為內力可調索托結構)。其中鞍山體育中心體育館為世界首創,曾獲得尤里卡世界發明金獎。
徐國彬一直致力于新型結構體系的研究,目的是提高土建專業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含量,使原材料成本、外部成本降低,勞動成本提高,正是這種上升創造了就業機會,人才不斷涌現。作為國家支柱產業的土建行業,資源和勞動力需求量大。
我國經濟要持續發展,目前已受到資源、能源、甚至水源匱乏的制約。資源的耗費,必然造成環境污染,每生產一噸鋼材,將造成許多固體廢棄物、液態廢棄物和空氣污染。只有提高了鋼結構建筑 的科技含量,降低用鋼量,才能節約資源,才具有推廣價值。努力做到人類社會由資源依賴型向知識依賴型,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的過渡。為了節約緊缺資源,可推廣建造輕型結構,即充分利用資源的建筑結構。這樣就節約了國家極為短缺的資源,且提高了國民素質,提高了高技術人才的就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