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下稱《管道保護法》),這是我國首次立法對石油天然氣管道進行保護與管理,該法將于2010年10月1日開始施行。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指出,在我國管道建設迅猛發展,管道里程不斷增加的勢頭下,《管道保護法》的出臺非常及時和必要,這對維護我國7萬多公里的管道安全、維護我國的能源運輸安全,促進管道建設,都將起到積極作用。
此次通過的《管道保護法》,明確管道企業不僅有建設管道的責任,在對管道的保護、維修等方面同樣負有重要責任,是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的第一人。管道運輸已經成為現代五大運輸方式之一,我國超過70%的原油、成品油和99%的天然氣都是通過管道運輸,但是鉆孔盜取油氣、施工挖掘等行為常常破壞我國的管道安全,影響了油氣管道 的正常運輸。在通過的《管道保護法》中,明確了管道企業的管道保護責任,將促使管道企業采取積極措施維護管道安全。在明確管道企業的管道保護責任后,管道企業還將承擔因各種原因造成的油氣泄漏給當地環境帶來污染的治理、善后事宜。這一規定對管道企業來說無疑是加上了一道緊箍咒。
這一規定對管道企業來說無疑是加上了一道緊箍咒。
周修杰認為,管道企業負有管道維護、檢修的明確責任后,在管道保護方面必將加大投入,而國家則鼓勵管道保護新技術的開發和推廣應用,這也在法律條文中有所表述。無論是管道企業,還是其他企業,開發管道保護的新技術都受到支持和鼓勵。
對于管道企業來說,今后鋪設管道在建設用地方面將會減少很多麻煩!豆艿辣Wo法》中強調,要處理好管道建設規劃和城鄉規劃的銜接,不得擅自改變管道建設用地的用途,充分保障管道建設用地。當然,管道企業也應當本著節約用地、保護環境的原則,合理規劃管網,科學施工,以實現土地高效利用。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表示,地方人民政府也應當充分發揮保護、監督的職能,對破壞管道安全的違法行為,加大打擊力度,保護境內石油天然氣管道的安全,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畢竟,管道企業只是企業主體,不具備執法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