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fvjnt"></form>

    <address id="fvjnt"><nobr id="fvjnt"><nobr id="fvjnt"></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fvjnt"><dfn id="fvjnt"><menuitem id="fvjnt"></menuitem></dfn></address>
            購買模板QQ:938519908  |  二維碼  |    |  客服中心  |  網站導航  |  手機版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木業資訊 » 正文

            世界金融危機下中國木材產業發展對策的思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6-26  瀏覽次數:303
            核心提示: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全球金融市場深受其害。目前,金融危機已經從美國蔓延至全世界,這場危機引發世界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全球金融市場深受其害。目前,金融危機已經從美國蔓延至全世界,這場危機引發世界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也正在增大。在經濟日益全球化,世界各國經濟的關聯度越來越緊密的今天,全球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沖擊開始對實體經濟造成影響,世界經濟所承受的壓力已越來越大,對中國木材產業的發展勢必造成影響。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木材產業的直接影響是出口受阻。由于中國木材產業采取的是出口導向型的發展模式,木質林產品以加工貿易的形式大量出口,因此出口下降引發了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危機,間接影響了上游產業的發展。出口的大幅下降,引發木材加工企業的紛紛破產,導致工人大量下崗,進而使千百萬林農的利益受損。
            一、國際市場
            (一)中國木質林產品出口現狀
            1.2008年出口總體形勢
            在美國次貸經濟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的嚴重沖擊下,世界經濟發展速度已明顯放緩,以美國為代表的歐美國家的市場購買力已大大下降,加上美元不斷貶值等,對中國木質林產品出口造成很大困難。美國是中國木質林產品主要的出口目的國,美國的經濟衰退,使中國木質林產品在美國市場顯得有些疲軟。如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膠合板由2007年前3季度的150.14萬立方米,下降到2008年同期的106.58萬立方米,下降29.01%,出口量減少43.56萬立方米。出口到美國的木制家具占中國木制家具出口的比重很大,2007年前3季度出口到美國的木制家具占中國木制家具出口量的46.88 %,而2008年出口到美國的木制家具降到42.88%,同比下降4個百分點[1]。
            2.2008年出口具體分析
            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前3季度,中國木質林產品出口全面下滑。多年來出口一直大幅度增長的膠合板和中纖板,2008年以來也一直連續出現負增長,其他木質林產品出口也較困難。
            根據表1,2008年前3季度全國的中纖板出口連續出現負增長。2008年前3季度,中纖板出口154.29萬噸,比2007年同期減少24.63萬噸,約折合35.18萬立方米,降幅13.77%。根據海關統計資料,從幾大出口。ㄊ、區)的出口看,江蘇81.88萬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11.37%,約增加11.95萬立方米;山東20.54萬立方米,比上年同期負增長40.58%,約減少20.04萬立方米;上海9.69萬立方米,比上年同期負增長27.95%,約減少3.76萬立方米;廣東7.57萬立方米,比上年同期負增長44.02%,約減少8.5萬立方米;廣西6.88萬立方米,比上年同期負增長43.21%,約減少7.48萬立方米;浙江5.46萬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17.48%,約增加0.81萬立方米。
            從中國中纖板的幾大出口市場來看,多數出口市場均為負增長。中國中纖板出口目的國按數量排名如下:沙特阿拉伯14.87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26.01%;美國17.20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6.86 %;俄羅斯(首次出口)13.77萬噸,占中國出口量的8.92%;韓國12.64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0.1%;阿拉伯聯合酋長國11.23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10.84 %;加拿大8.43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18.93 %;土耳其6.31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56.38 %(見表1)。
             
            表1:2008年1~9月中國主要木質林產品出口統計表
             
            2007年1~9月
            2008年1~9月
            增減%
            鋸材(萬立方米)
            57.81
             52.02
            -10.01
            膠合板(萬立方米)
            674.49
            586.13
            -13.10
            中纖板(萬噸)
            178.92
            154.29
            -13.77
            刨花板(萬噸)
             9.11
             9.78
            7.27
            木制家具(億美元)
             47.76
             50.48
             5.7

             

            2008年前3季度中國的膠合板出口呈現負增長。2008年1~9月中國共出口膠合板586.13萬立方米,比上年同期負增長13.1%,減少數量達88.36萬立方米。根據海關統計資料,從膠合板的幾大出口省市的出口量看,山東249.57萬立方米,比上年同期負增長12.32 %,減少30.74萬立方米;江蘇235.03萬立方米,比上年同期負增長11.11%,約減少26.13萬立方米;上海20.66萬立方米,比上年同期負增長28.56%,減少8.26萬立方米。從中國膠合板的幾大出口目的國看,全部都是負增長,其中,美國106.58萬立方米,比上年同期負增長29.01%,約減少43.56萬立方米;日本46.78萬立方米,比上年同期負增長12.57%,減少6.23萬立方米;英國37.54萬立方米,比上年同期負增長5.89%,減少2.35萬立方米;韓國22.18萬立方米,比上年同期負增長39.39%,減少14.41萬立方米。
            2008年前3季度中國出口刨花板9.78萬噸,比2007年同期增長7.27%。中國刨花板出口總量較少(主要出口到俄羅斯和烏茲別克斯坦)。2008年前3季度中國出口到俄羅斯的數量比上年同期增長42.53%,出口到烏茲別克斯坦的數量比上年同期下降15.75%。
            2008年前3季度中國木制家具出口量為12313萬件,比2007年同期下降10%;木制家具出口額為50.48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5.7%,與往年25%的增長速度相比相差較遠。其中,中國木制家具出口大省廣東只增長0.25%,出口到美國的木制家具降到21.65億美元,同比下降3.36%。
            (二)出口受阻對中國木材產業的影響
            自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世界木質林產品需求量減少,中國的木材加工業、家具制造業出口受到了重創。就目前情形來看,受影響程度隨著危機的進一步惡化會越來越嚴重。以江蘇邳州為例,邳州是中國重要的多層板生產基地,全市年產各類膠合板800多萬立方米,其中80%的產品出口美國、歐洲和中東市場。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2007年至今,出口量萎縮了一半多,即使有少量的出口業務,也是虧本經營。
            金融風暴使國外市場的訂單大幅減少,中國木材產業受到沖擊。目前,全國重點板材基地的四成木材加工企業已經關停。2008年以來,山東臨沂40%木材加工企業關停,浙江南潯43%木材加工企業關停,江蘇邳州30%木材加工企業關停,河北文安45%木材加工企業關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木材加工企業出口業務遭受重大打擊,大部分企業無法完成已簽訂單,大量勞動力面臨下崗、待崗,數千萬林農利益將直接受損。
            世界金融危機同樣對中國木材市場造成了不利影響。木材加工企業承受的壓力,又傳導到流通企業,生產膠合板、木制家具、地板等木質林產品的木材原料需求開始減少,價格下跌,整個木材市場已轉入階段性的“拐點”。從海關資料看,2008年1~9月進口木材2909萬立方米,比2007年同期下降15.56%。進口木材下降和出口木制品下降是近十年來首次出現的情況。
            二、國內市場
            (一)中國房地產市場現狀
            2007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進入“寒冬期”,2008年爆發的世界金融危機對本以陷入困境的中國房地產市場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房地產業企業家信心指數大幅下降,導致房地產市場進一步低迷。中國房地產市場自2007年第4季度開始進入持續的調整期,調整范圍由珠三角區域逐步向全國范圍蔓延。2008年第3季度,房地產市場下行趨勢更為明顯。
            1.需求持續低迷
            截至2008年9月末,房地產市場交易量連續11個月維持下降。2008年第3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1.44億平方米,同比減少25.88%,增幅減少76.7個百分點。其中,商品住宅、辦公樓和商業用房等各種主要類型物業的銷售面積繼續負增長,程度繼續加大。部分城市二手房交易量繼續下降。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等全國所有區域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均為負增長,寧波、北京、深圳、福州、鄭州、石家莊、成都、南京商品房屋銷售面積降幅超過40%。
            2.供給增幅回落
            相比2008年上半年超過30%的增長幅度,2008年第3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增幅大幅回落為16.68%,增幅降為近5年來同期最低值。2008年以來,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和開發熱情逐季下降,第3季度房地產開發企業購置土地面積同比減少19.10%,增幅下降51.64個百分點,一半數量的省區市房地產開發企業購置土地面積負增長。第3季度,商品房各項建設指標增幅下降,其中商品房新開工面積為負增長,商品住宅、辦公樓、商業用房等各種主要類型物業的新開工面積均為負增長。第3季度,全國多數區域房地產市場供給增長下降。其中,珠三角地區和環渤海地區商品房新開工面積和購置土地面積均為負增長,長三角地區商品房新開工面積增幅下降、竣工面積為負增長。
            (二)中國木質林產品內需形勢
            房地產是木質林產品主要的需求方,在建筑和室內裝飾等方面對木質林產品的需求量大,涉及木制家具、地板、人造板等主要木質林產品。因此,房地產市場的變化對木材產業具有重要影響。房地產市場低迷,導致國內對木質林產品的需求量減小,對于國際市場惡化的木材產業而言,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木質林產品出口的大幅減少導致大量產品擠向國內市場,而受房地產低迷的影響,國內家具和強化地板等木質林產品的需求量有所減少,使國內市場競爭更激烈。目前有許多中、高密度纖維板企業的產品積壓,價格下降,據調查,許多纖維板企業出口產品,2008年每立方米的價格約降低300元左右,內銷產品每立方米的價格約降100多元,有的甚至低于生產成本,迫使一些纖維板企業停產或半停產。有專家預測,人造板行業的真正低谷期還沒有到來,預計2009年形勢將更為嚴峻。
            以地板行業為例,經濟危機中首先受沖擊的大行業是房地產,而小行業就是地板。房地產是經濟的晴雨表,這次來勢洶涌的經濟危機讓房地產業難負其重,房屋交易量極度萎縮,是經濟危機爆發的標志性特征。這樣的狀況讓房地產行業的附屬——裝飾材料行業成為最先遭秧的池魚。而其中地板行業是受傷最重的。外部市場的凋零,讓一大批以出口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將銷售轉向了國內市場,而國內市場的萎縮已對地板行業造成了很大的沖擊,這讓本已十分慘烈的國內市場形勢更加嚴峻。在這種情況下,將讓很多在國內市場苦心經營多年但沒有形成品牌和渠道優勢的企業在得不到資金補充的逼迫下無奈退出市場,使中國地板行業的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也讓中國地板行業真正進入洗牌的時候。
            三、對外貿易政策的調整
            面對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木材產業的沖擊,政府及時調整了木質林產品的對外貿易政策,主要圍繞“降低出口成本和緩解資金壓力”出臺了多項措施,以達到刺激木質林產品出口、緩解木材產業自身壓力的目的。
            (一)提高出口退稅率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關于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等商品增值稅出口退稅率的通知》,2008年12月1日起提高部分商品的增值稅出口退稅率。其中涉及114項林產品,主要包括纖維板、刨花板、部分膠合板、部分木地板、木制品和木制家具。本次出口退稅調整,對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為原料生產的纖維板和刨花板、主要以人工速生林生產的膠合板、以及復合地板與強化地板等產品的出口退稅率普遍從5%上調到9%。木制家具在2008年11月1日出口退稅調整中已經從9%上調到11%,此次調整又增加到13%?梢姡舜翁岣叱隹谕硕惵实牧Χ容^大,覆蓋產品的范圍較廣,旨在降低木質林產品的出口成本,提高木質林產品的出口競爭力。
            (二)鼓勵加工貿易
            政府對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實行保證金臺賬“實轉”政策,目的在于限制此類商品加工企業的資金運營。根據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海關總署公告2008年第97號》文件,從2008年12月1日起,將涉及家具的17個海關編碼商品從目錄中剔除。這一措施意在緩解家具業加工貿易企業的資金壓力,促進家具出口的持續增長。
             此次對外貿易政策的調整將有利于中國木材加工企業發展,促進木質林產品出口。同時,對發展和利用速生豐產林,穩定林木價格,提高農民收入,推進中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也將產生積極影響。出口退稅提高使企業利潤提高了4個百分點,對行業是利好消息,但這對木質林產品出口的積極影響有限。因為美國和歐洲是中國木質林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目前,出口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整體經濟形勢的變化,受美國次貸經濟危機的影響市場需求量減少導致的,出口退稅上調4個百分點,雖然對整個行業有促進作用,但影響不大。企業本身還是應該改變追求“短、平、快”的浮躁經營理念,從技術、服務、品質、品牌等各方面入手,努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企業競爭力,這才是長遠之道。
            四、對策思考
            綜上所述,面對洶涌的金融海嘯,僅靠對外貿易政策的調整只能緩解中國木材產業承受的壓力,還不足以從根本上幫助木材產業走出困境。因此,需要建立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廣泛參與的支持性政策體系,從生產、流通、出口等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上提高產業競爭力,才能幫助中國木材產業盡快擺脫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
            (一)開拓國內市場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增長基本上沿著低消費——高儲蓄——高投資——高出口的路徑發展,經濟全球化為這種發展模式提供了條件和動力。隨著美國金融危機與世界經濟調整的來臨,這種發展模式將難以為繼,或將難以適應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要求。提高消費水平已成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一項重大內容。
            雖然世界經濟瀕臨衰退的邊緣,但是中國總體的經濟形勢仍然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國內木質林產品市場仍然存在較大的開拓空間。據中國林產工業協會錢小瑜同志的推測,到2010年,中國城市化率為45%,城鎮人口將達6.5億,每年新增建筑面積將超過10億平方米,家具出口年增長率保持在30%,國內消費已近4000億元人民幣;門窗需求量每年以11%的速度增長,2010年將達到1950億元人民幣;地板年產量將達到5億平方米。同時,國家擴大公共投資,提高廉價房的供給能力。2008年11月9日,國務院出臺10條政策,計劃在3年多的時間內投資9000億元,建設400多萬套經濟適用房和200多萬套廉租房。廉價房供給的提高,無疑會拉動建筑用材和室內裝飾用材的需求,有助于中國木材產業走出低谷。
            這次美國引發的金融海嘯對國際市場造成的沖擊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在短期內又不可能恢復。雖然國內林產品市場目前也不景氣,但是從長遠來看,國內市場的發展前景依然廣闊。因此,中國木材產業必須調整發展戰略,將市場開發轉向國內市場。對于“出口轉內銷”的木材加工企業而言,一是要開發適合國內消費需求的產品。國內外市場在消費偏好上具有很大的差異,尤其是對于差異化較大的木制家具,因此對于出口轉內銷的木材加工企業而言,應該針對國內市場,找準產品定位,設計和開發出符合國內消費者消費心理的產品。二是要加強國內市場營銷工作。企業要加強市場調查研究,及時掌握各種信息,深入了解國內市場動態,對國內各地區市場的具體特點和狀況要認真研究,加強市場開拓的針對性,打通營銷渠道,塑造國內品牌。
            (二)促進產業優化升級
            國內外市場環境的惡劣,表明中國木質林產品依靠價格優勢占領國際市場的時代已經過去,出口退稅率的提高,不過只是權宜之計;靠成本低廉來取勝,以做產品、做OEM為導向的思維明顯已經過時,無法把控時代的脈搏。對于一些未雨綢繆、有創新思維的品牌,市場低迷也許并非壞事,相反這可能是一次脫胎換骨、做強做大的良機。隨著國內市場的進一步成熟以及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傳統的企業增長方式已無法跟上發展的步伐。在這場危機中小品牌倒下、大品牌崛起,這將會提升木材產業整體競爭實力。
            整個產業在這個時期需要面臨結構性調整,市場水平要求迅速提升到國際化的水平。技術門檻提高、知識產權、資源可持續發展成為未來企業脫穎而出的核心要素。而要想在這場“淘汰賽”中獲勝,企業要重視創新與研發,注重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加產品的功能和多樣化,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只有把企業的各種要素,包括產品、技術、設備、廠房、商標、戰略、服務、文化、管理團隊等,以資本運作的方式進行整合和重構,進一步優化配置,形成合力,才能實現新的突破。有實力的企業要加大研發力度,搶占國內市場,在實現市場轉型的同時,實現企業從被動代工向自主創新企業的轉型。
            在產業機構升級與優化中,必須優化三次產業的構成,其中,發展和完善木材產業內部的服務業至關重要,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生產性服務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環節。提升制造業,就要使產品附加值逐步由加工、組裝、制造向價值鏈的上游(研發、原材料采購、設計)延伸和轉移,向價值鏈的下游(品牌、渠道、物流、金融)延伸和轉移。而這上下游基本上都屬于生產性服務。
            總之,今后中國木材產業發展要適應新的競爭環境,突出強調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產品附加值,注重理性化的營銷創新,即走以內涵擴張為主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三)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
            中國木質林產品出口依賴歐美市場的風險早已存在,當前的金融危機使這一風險變為了現實,這使中國木材產業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顯得尤為緊迫。在歐美經濟低迷的情況下,中國木材產業應該拓寬出口渠道,開發新興市場,降低歐美市場的出口依賴,分散貿易風險,促進出口增長。
            從目前來看,中國對中東、俄羅斯等國家的出口增速加快,這是中國過去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的成果,也增強了進一步開拓新興市場的信心。在膠合板出口方面,2008年在美國、日本和英國等發達國家需求量下降的形勢下,中國的膠合板出口企業想方設法把膠合板銷往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沙特阿拉伯等國,使這兩個國家的進口量顯著增長。在中纖板出口方面,2008年以來,在中纖板出口較困難的情況下,中國努力開拓俄羅斯市場,使前3季度出口到俄羅斯的中纖板數量約20萬立方米,占中國中纖板出口量的8.92%。刨花板出口方面,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需求量下降的形勢下,大力開發俄羅斯市場,使中國出口到俄羅斯的刨花板數量比上年同期增長42.53%,這個數量占中國同期刨花板出口量的40.58%。
            2008年前3季度的數據顯示,中國木質林產品對新興市場的出口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對歐美市場出口的下降。因此,中國木材產業應該加大市場多元化戰略實施的力度,進一步拓寬國際市場空間,增加貿易渠道,分散出口過度集中于歐美市場的風險。
            (四)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
            行業協會是聯系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起到行業代表、行業服務、行業協調和行業自律的重要作用,是促進中國木材產業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面對國內外嚴峻的經濟形勢,行業協會應該發揮其獨特的作用,幫助中國木材加工企業盡快走出困境。表現在:
            1.制定產業標準、技術標準。世界金融危機成為中國木材產業重新整合的推動力,在這一過程中,落后的生產力被淘汰,先進的生產力得以發展,產業結構得以優化升級。這一背景下,行業協會應該針對國內外市場的需求,積極制定和推行產業標準、技術標準,規范和引導產業的發展方向,提升產業的服務水準,促進產業競爭力的提高。
            2.發揮信息平臺作用。組織收集市場信息,及時向產業發布相關信息,幫助企業及時掌握市場行情,了解市場動態,并舉辦各種形式的產品交易會,為企業開拓市場創造條件。
            3.發揮價格協調機制。協調木質林產品出口價格,規范企業出口行為,引導企業參與有序競爭,避免惡性價格競爭。
            4.引導產業優化升級。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幫助企業培育人力資本,協調“產學研”的技術開發體系,積極推進產業技術進步,從而實現促進產業結構優化,提高產品附加值的目標。

             
             
            [ 新聞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199526299有事請留言199526299有事請留言

            湘公網安備 43011102000568號

            无翼乌全彩无漫画大全_在线免费观看色片_依欧美视频_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form id="fvjnt"></form>

              <address id="fvjnt"><nobr id="fvjnt"><nobr id="fvjnt"></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fvjnt"><dfn id="fvjnt"><menuitem id="fvjnt"></menuitem></dfn></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