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系列的訴訟,或將涉及中國上百家建材 企業。
2006年,在特里娜颶風災后,美國大量房屋面臨重建,急需要大量建材,中國超過100家建材企業向美國出口了大量石膏板 。但隨后,這些房屋出現了臭味以及腐蝕管道的現象。
2008年至今,已有3000多個投訴指向這些房屋的建造商、建材供應商等。其中,就包括中國的上百家建材企業。
2010年4月初,美國聯邦法院作出第一例判決,曾在2006年向美國出口石膏板的中國建材集團旗下企業北新建材,須向7位美國消費者賠償260萬美元。在此前的第一輪和第二輪聽證中,中方均已敗訴,6月,第三輪聽證即將進行。
“這是我們正在進行的調查成本最高、波及范圍最廣的糾紛。”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信息和公共事務辦公室主任Scott Wolfson稱。
“我們也在密切關注這個事情!敝袊ú募瘓F企業管理部副經理張健對本報記者表示,“這個判決,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國家質檢總局已要求我們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做一些調查。但目前的質量監察,沒有發現任何問題。我們也沒有接到任何質量問題的報告!
美國方面的調查也并未給出確切的結論。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公布的檢測報告稱,有問題的中國石膏板和美國受害家庭的電器腐蝕現象“有關聯”,但是有害物質含量指標是比較低的,并沒有超出美國的石膏板產品標準規范。
盡管如此,擁有問題房屋的美國消費者的投訴,還是會引發進一步的訴訟。參照上述兩個案件的賠償標準,中國建材企業遭遇的索賠金額可能會高達11億美元。
對中國建材企業未來在美發展來說,這將是又一個壁壘。
颶風后的出口
由于2005年特里娜颶風和Wilma颶風的影響,美國東南部地區的居民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重建家園。由于當地建材缺乏,從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美國的建筑商便開始從美國以外采購了大量的石膏板,其中就包括了大量中國制造的石膏板。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2006年,共有100多家中國公司制造的石膏板出口到美國。其中,出口數量較大的制造商包括北新建材股份公司、可耐福石膏板(天津)公司等。當年,北新建材股份出口到美國的美制石膏板,約為1600萬平方米。
但新屋落成不久后,災后新建房屋的業主們開始投訴電線和空調等金屬部件出現腐蝕,還有人抱怨有臭雞蛋的味道,并出現眼睛和皮膚刺痛、咳嗽等健康問題。
與此同時,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也開始進行大規模的調查:該委員會花費了超過500萬美元,調查問題石膏板的化學特性以及貿易鏈條,并發布了相關的確認資料和修補建議,以協助受影響的業主解決問題。
不過,目前對這些房屋出現的問題,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至今還沒有十分明確的解釋。
漫長的訴訟
但訴訟已經開始。
目前,多個美國業主向和中國石膏板相關的房屋建造商、建筑商、安裝商、中介、供應商、進口商、出口商、經銷商以及制造商提出訴訟。這些訴訟在2009年6月19日被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東部區的地區法院合并為一項跨地區綜合訴訟案。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東部地區法院宣布,它將會率先開始庭審從而能夠聽取多位業主代表的意見,以推動數月以來案件審理的進展。目前已有兩個案子得到聆訊和判定。
第一起訴訟,涉及弗吉尼亞州的7戶業主,該案的被告方是北新建材股份旗下的泰山石膏有限責任公司。最終,對泰山的判決是賠償260萬美元。法庭文件顯示,2009年8月3日,原告得到法院通知,起訴書已經通過海牙公約體系傳遞至泰山。
“我們公司一開始對這個事情很重視!北毙陆ú亩鲁埨硎荆毙陆ú挠2009年上半年因此成立了應對小組,向一些國內外律師征詢了意見,但泰山石膏并未收到美國法院送達的上述文件,最終,北新建材沒有派人前往美國正面處理法院的訴訟事務。
第二起訴訟,涉及的是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附近的一戶人家,該戶使用的是天津可耐福的石膏板。可耐福為自己進行了辯護,最終,法庭作出的判決是賠償16.4萬美元。
而這僅僅是一個開端,未來數月,這樣的判決還將接踵而至。最終,事件將波及與該事件相關的所有中國制造商和其他在石膏板產業供應鏈上的相關公司。
“他們根據當時進口石膏板的記錄,對當時出口石膏板的所有中國相關企業都提起了訴訟,不光是我們一家。我們正在密切關注,這個事情對我們影響不大,我們的產品沒有問題。”常張利表示。目前,北新建材產品的出口額占其總收入的2%左右。
北新建材 “喊冤”
盡管影響不大,但遭遇訴訟的中國企業并不愿意背黑鍋。
一位北新建材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我們絕對不存在質量問題。我們銷往美國的石膏板 ,是按照美國采購商的要求來生產的,也要符合美國ASTM的相關標準,不然怎么可能出口?”當時,美方檢測報告表明,中國石膏板產品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成分,都符合現有的美國石膏板和建筑空氣質量等相關標準的明確要求。
據本報記者了解,中國的石膏板生產技術,經過近30年發展,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在國內和世界其他地區的使用過程中從未出現“硫污染”損害人身體健康或造成財產損失的問題。
2006年以來,中國石膏制品出口呈現大幅提升,出口國家不僅涉及美國,更遍布在中東、亞洲、歐洲、東南亞、非洲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
上述北新建材人士對本報記者稱,其2006年的出口產品,迄今為止,除美國之外,并沒有收到任何世界其它地區關于該批次產品出現問題的投訴和反映。
“房屋修建涉及到多種建材,美國權威部門已經認定,不能證明此類產品不合美國當時有效的質量標準,所以我們不太理解,訴訟為什么把污染歸因于中國產的石膏板!鄙鲜鋈耸勘硎。
這位人士強調說,房屋出現問題原因復雜,跟產品本身、使用的環境、使用的方式、建造方式都可能有關系,并不能簡單歸結于石膏板產品本身。
這場糾紛中,中方企業認為最“受傷”的地方在于,美方既然提起訴訟,就應按照法律規范層層推進,行業鏈條中各環節,包括房地產開發商、建筑商、石膏板銷售商、石膏板進口商以及石膏板生產商和原料供應商等,都應承擔其責任。“但美方卻跳過中間各環節,直指中國制造商,這種行為值得商榷!币晃粯I內專家對本報記者稱。
貿易保護陰霾
在這位業內專家看來,這起糾紛背后仍然是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陰霾。
在其看來,中國已連續多年保持世界建材出口大國地位,金融危機以來,歐美發達國家一直對建材產品設立種種貿易壁壘,對在當地市場擁有絕對優勢份額的中國建材產品,一直采取各種方式予以打壓。
面對美國法院的判決,中國建材企業應該如何應對?“如果這些企業在美國沒有業務,又拒絕賠償,那么美國聯邦法院的判決,也很難得到執行。”漢卓律師事務所國際部首席律師常成對記者稱。
不過,如果被判罰企業不交賠償金的話,其未來若在美國開展業務,任何資產都可能被剝奪。此前,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曾表示,集團計劃穩步推進海外的業務。
“企業也許可以換一個名義在美國開展業務,不過兩個企業如果被發現有關聯的話,還是有一定風險的!背3杀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