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軍解讀新華聯的多元化
http://bj.house.sina.com.cn/biz/ 2009年05月15日11:05 新財經
金融危機爆發后,企業多元化戰略的優勢似乎得到了顯現,傅軍為此頗有些得意:“這個不行那個行,多元化的民營企業還是有生命力的”
說到新華聯,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多元化,但無論是褒是貶,多是外人評說。傅軍本人是怎么看新華聯多元化的呢?
起家時,逮住什么做什么
《新財經》:新華聯多元化的成功被業界稱道,國際上多元化的典型是GE(通用),杰克·韋爾奇(GE前首席執行官)對您有沒有影響?
傅軍:新華聯的多元化不是受誰的影響而做的。說白了,那個時候機會多,我們“下海”后是逮住什么就做什么,沒有想那么多。
實際上,我們也不是一開始就做多元化,是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才開始的。當我有了一些錢,就拿去投資我認為盈利比較好的行業,目的就是掙錢,積累資本。
《新財經》:在德隆、東方等多元化失敗后,許多經濟學家開始批評中國企業的多元化,認為這是一個陷阱。對此,您怎么看?
傅軍:很多經濟學家并不了解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的過程,我也沒有必要跟他們去爭。我之所以這么做,是由歷史背景決定的。
以前他們批評得更厲害,現在金融危機爆發,他們又開始表揚我們了。我也不是說專業化不好,但是只搞一個產業,遇到周期性的變化你可能就死了;搞兩三個產業的,可能還有回旋余地,這個不行那個行。我不主張大型民營企業只搞一個產業,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當然,多元化也不是做得越多越好,基礎的業務,發展最多就是兩到三個板塊。
知難而退,放棄汽車制造
《新財經》:您剛才提到最好是兩三個板塊,記得您在2004年接受本刊采訪時就提出了“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口號。那么,在新華聯現有的這些產業中,哪些是您打算放棄的?哪些是要繼續發展的?
傅軍:不瞞你說,我們會退出兩個行業。一個是汽車制造,原來我們投資了長豐汽車、安徽的揚子皮卡。另一個是汽車零配件制造。為什么呢?因為我感覺到在汽車行業進行規模經營是趨勢,產業要升級,必須要大量投入,這可不是好玩兒的。在這方面,我是有一點知難而退。
《新財經》:新華聯放棄汽車是不是與汽車業整合的大背景有關系?據說,在南方,長豐就是整合重點對象之一。
傅軍:汽車業整合是一個世界趨勢,原來我們準備拿幾個億去做零配件,比如剎車片、汽車空調等,現在我們都放棄了。
金融危機爆發后,企業多元化戰略的優勢似乎得到了顯現,傅軍為此頗有些得意:“這個不行那個行,多元化的民營企業還是有生命力的”
說到新華聯,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多元化,但無論是褒是貶,多是外人評說。傅軍本人是怎么看新華聯多元化的呢?
起家時,逮住什么做什么
《新財經》:新華聯多元化的成功被業界稱道,國際上多元化的典型是GE(通用),杰克·韋爾奇(GE前首席執行官)對您有沒有影響?
傅軍:新華聯的多元化不是受誰的影響而做的。說白了,那個時候機會多,我們“下海”后是逮住什么就做什么,沒有想那么多。
實際上,我們也不是一開始就做多元化,是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才開始的。當我有了一些錢,就拿去投資我認為盈利比較好的行業,目的就是掙錢,積累資本。
《新財經》:在德隆、東方等多元化失敗后,許多經濟學家開始批評中國企業的多元化,認為這是一個陷阱。對此,您怎么看?
傅軍:很多經濟學家并不了解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的過程,我也沒有必要跟他們去爭。我之所以這么做,是由歷史背景決定的。
以前他們批評得更厲害,現在金融危機爆發,他們又開始表揚我們了。我也不是說專業化不好,但是只搞一個產業,遇到周期性的變化你可能就死了;搞兩三個產業的,可能還有回旋余地,這個不行那個行。我不主張大型民營企業只搞一個產業,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當然,多元化也不是做得越多越好,基礎的業務,發展最多就是兩到三個板塊。
知難而退,放棄汽車制造
《新財經》:您剛才提到最好是兩三個板塊,記得您在2004年接受本刊采訪時就提出了“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口號。那么,在新華聯現有的這些產業中,哪些是您打算放棄的?哪些是要繼續發展的?
傅軍:不瞞你說,我們會退出兩個行業。一個是汽車制造,原來我們投資了長豐汽車、安徽的揚子皮卡。另一個是汽車零配件制造。為什么呢?因為我感覺到在汽車行業進行規模經營是趨勢,產業要升級,必須要大量投入,這可不是好玩兒的。在這方面,我是有一點知難而退。
《新財經》:新華聯放棄汽車是不是與汽車業整合的大背景有關系?據說,在南方,長豐就是整合重點對象之一。
傅軍:汽車業整合是一個世界趨勢,原來我們準備拿幾個億去做零配件,比如剎車片、汽車空調等,現在我們都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