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從衣柜企業的發展戰略上來說,普通衣柜企業轉型定制需結合自身特點;在開拓渠道營銷方面,與傳統賣場相比,衣柜電商的產品在配送中需要與物流有效對接,線上線下的服務的融合值得進一步探索。
普通企業轉型定制成敗靠團隊
過去很多人認為只有有錢的人才能用的起這種“小鍋灶”的東西,這種情況正在改變,特別是隨著越來越多的80后加入新房裝修一族,個性化的需求成為裝修的第一訴求。定制衣柜很好滿足了家具所使用空間差別和使用者個性需求的差別,而且因為更適合而正在成為一種尊貴的象征。定制衣柜從傳統的衣柜功能出發,到現在成為注重品質、風格的年輕人所鐘愛,其重要的特質在于對價格的敏感與設計的注重。
“終端前移”、“異業聯盟”一直是部分衣柜企業營銷的有效手段。定制成為一大趨勢和國際上的情況是一致的。當然,對定制也有不同的聲音,主要有人認為定制不適合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定制當中可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定制很難買到大品牌可靠的東西,但是也有人認為隨著定制的規范化和品牌化程度的提高這些也不是什么問題。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生產企業的定制之路并不是那么好走,普通企業轉型定制企業或增加定制項目,需要增強定制專業團隊的配備(包括生產、設計、量尺、咨詢等崗位)和強化專業的團隊意識。團隊的經驗性和戰斗力決定了定制企業的發展,每個企業因人而異。
中國元素在國際衣柜市場流行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加,中國元素開始在國際商場流行,更多的中國衣柜品牌在新產品的設計中加入本土的元素。從中我們可能看出,在中式衣柜歐化和歐式衣柜中化的過程中真正適合我們生活的有民族特色的東西終將對世界衣柜產生更大的影響。另一方面的現狀是中國人每年花費50億歐元購買家具,對西方居住方式的追求,讓國內的衣柜企業生意興隆。據觀察,市場上的別墅大宅裝修風格大多是歐美風格。而法式家具也因帶有法國特有的浪漫風情和濃烈的宮廷氣息,以精巧做工贏得了品位消費者的需求。
但是我們也看到中西風格衣柜的融合絕不是拉郎配,中西衣柜的這種整合一定是和當前的社會文化相適應的,很多東拼西湊式的融合注定沒有市場,其結果肯定是畫虎不成反類犬,成為有形無神的殼兒,預計這將有一個不短的過程。未來衣柜行業將呈現多元化的發展格局,衣柜產品內涵更加豐富,衣柜品牌聚集度進一步提高,區域特色日益突出,出口貿易快速增長,國際化進程明顯加快。
衣柜電商需產品和服務共發展
如果說幾前年對于“衣柜電商”還處于“談論的多做的少”的階段,那么這兩年已經是“躍躍欲試”,幾個大牌衣柜企業在2013年的電商大戰中分到了“一懷羹”。雖然目前涉及到衣柜等電商還存在諸多問題,但不可避免的是隨著衣柜電商的加大投入,這些問題將會得以解決。目前有眾多的衣柜企業也正在進行電商的布局中。
電商對于衣柜企業來說究竟是“催化劑”還是“毒藥”,現在評議起來為時過早。去年“雙十一”結束不久后,有數據顯示部分排在網絡“榜首”品牌的退款率居高不下,最高達到8.24%,意味著衣柜等電商有“虛假繁榮”的苗頭。家電行業協會有關專家表示,衣柜用品是特殊商品,在配送和安裝上存在著行業特殊性。與傳統賣場相比,衣柜電商的產品在配送中需要與物流有效對接,在安裝方面也需要當地的經銷商配合完成,電商不能成為只賣產品,不賣服務的商家,線上線下的服務的融合值得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