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相比起施工質量不過關,裝修被延期的成因復雜得多,反思造成裝修延期的原因,不少家裝企業管理人士分析認為,其根源還在于有的企業缺乏系統施工方案、缺乏統一規范的管理程序,更討氣的是,有的家裝合同甚至根本沒有注明“延期賠償”一項,讓許多業主在糾紛發生后也只能忍受啞巴虧!
投訴事件:承諾短期完工,卻遇“違約不履行”
家住某新樓盤的業主李小姐反映,去年10月份,她與某家裝公司簽訂了家裝合同。該公司承諾“50天裝修完畢”,去年11月初開工后,原本計劃在1月中旬入住新房的李小姐,卻一直被“拖”到最近幾天,才拿到裝修完畢的新房。“我多花了三四個月的出租房費、交通費不算,更糟糕的是當我入住新房后,卻發現電源沒電,水管漏水,裝修材料也以次充好。”
李小姐列舉了家裝公司的幾大“拖工理由”:“春節前,帶工的工長突然說自己要回老家過年,把其他工人單獨留在這里。結果因為沒有工長監管,其他工人也陸續提前離場。春節過后很長時間,我也沒有接到裝修工人來繼續開工的電話,我只好三番五次跑到家裝公司找他們工程管理人員理論,公司又重新指派了個工頭過來。就這樣,原本50多天的工程拖了150多天,才算‘完工’。”
結果當她住進新房,才發現問題更加多多。電路不好用,上下水也出現了問題,上下水管全部用膠皮軟管,導致處處漏水,“只好由我們自己出資另請人來更換軟管。櫥柜底板也因長期滲漏浸濕而霉變了。”
“起初我就在與裝修公司的合同中規定:由于承包人原因致使工期延誤,每延誤一天,承包人支付發包人50元違約金。工程質量達不到雙方約定的質量標準,扣除工程總價的1%。”但這家公司至今未能履行合同。
業內分析:“拖工”源自個別企業“片面追求訂單、內部管理脫節”
業內人士分析稱,家庭裝修是件復雜活兒,其間需要整合多種資源,從而實現設計、施工、家居配置的一體化的過程。而在這過程中,設計的人員眾多,需要做的事情瑣碎而又富有個性差異化,就算是最頂尖的品牌公司恐怕也不敢擔保不會出任何差錯,所以這就需要裝飾公司有著過硬的內部管理能力。
其次,家裝信息化水平在裝修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有可能引發工期延誤等問題。家裝公司前端的訂單無法直接、快速地轉化為合作品牌工廠的生產設計單,內部信息溝通傳導不及時、不到位也將導致工期的延誤。
還有的業內企業人士透露,目前許多家裝公司為了追求簽單量,必須趕在一些新樓盤剛交房的時候“快速出手”,搶訂終端業主的裝修定單,但是“搶單計劃”往往沒有合理分析自身對于施工、安裝、材料陪送以及相關管理的調度能力,最后導致很多工程在實施中與“合同約定”脫節,“此類企業也會找出各種理由搪塞業主,但是業主往往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工期被一再拖延、工程質量得不到保障,這也是家裝市場魚龍混雜,始終無法長足發展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