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了那么多裝飾墻紙 店,店主都說是國外進口的,我看中了一款上面標著‘產地歐洲’的墻紙,店主卻不知道到底產自歐洲哪個國家,”昨日,任先生致電本報反映。
近日,家住梨園的任先生為了裝修新房選購墻紙 ,逛遍了小東門建材市場 發現,很多墻紙包裝上見不到一個漢字,店主也不知道產自哪里,“這讓消費者一頭霧水。”任先生說。
昨日,記者走訪了“群華”、“金郁蘭”、“瑞利”、“水仙”、“大通”、“百花”等10多家墻紙店,發現標洋文幾乎成了一個潛規則。不管是號稱全進口的外國墻紙,還是國內江浙一帶生產的墻紙,零售包裝上都不見中文。店主紛紛表示,墻紙包裝不標中文的情況長期存在。
小東門工商所副所長童勁松稱,墻紙亂標洋文已成建材市場的潛規則,違反了《商品質量法》和《湖北省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剝奪了消費者知情權。一些所謂的進口墻紙拿不出報關手續,而一些國產墻紙的包裝上也通篇洋文,近日,該工商所將重拳整頓墻紙市場 。